又到野生菌食用季,这些安全食用常识你应该知道
珠江源晚刊 2019-07-18 10:57:04

近日,记者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自野生菌上市以来,医院陆续接诊的食用野生菌中毒患者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是一家人中毒入院治疗,庆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因食用野生菌中毒不治身亡的患者。

网友调侃,进入雨季,云南人一年一度的“试毒”大会也就拉开帷幕了,这其中有你吗?其实也没有网友们说的那么恐怖,虽然野生菌美味背后“暗藏杀机”,但如果市民们能够充分了解,懂得辨别,谨慎食用,那你的味蕾一定会记住这个美好的夏天。

医院:吃菌中毒患者为数不少

在市一院急诊科,记者了解到,自6月份以来,食用野生菌中毒患者不在少数,医院急诊接诊的病例中,几乎每天都会有野生菌中毒患者,只是程度轻重不等。

“野生菌中毒基本都是由急诊科接诊,有时接诊的患者只是个人,有时是一个家庭、群体,老人小孩患者都有。野生菌中毒和其他食物中毒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他食物中毒基本饭桌上所有人都会有不同程度中毒,但野生菌却不一定,可能一桌用餐,某个人中毒,其他人完全没事,所以很多食用者无法预判是否可食用,是否会中毒,这和个人体质以及食物搭配有很大关系。”急诊科一名护士说。

据介绍,在接诊病例中,有一位范女士晚餐时和家人一起食用野生菌,饭后十分钟左右,正在厨房收拾的她忽然感觉恶心想吐,随即有些眩晕,手脚酸麻,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医院,结果医院判断食物中毒,可同桌吃饭的家人完全没有任何不适反应。随后家人分析,范女士爱吃野生菌,食用较多,且饭桌上有一个野生蒲公英鸡蛋汤,家人觉得蒲公英味道偏苦涩,但范女士爱吃野菜,比家人吃得多,所以饭后中毒迹象十分明显。幸运的是经过催吐、洗胃等方式治疗,范女士并无大碍。

记者采访时,医院病床还躺着另一位野生菌中毒患者,但患者不愿意透露过多信息。记者从旁了解到,该名男性患者是夜宵吃烧烤时食用野生菌以及其他烧烤食物,并喝了大量啤酒,随后中毒送往医院急救。接诊台一名护士告诉记者,每年接诊的野生菌中毒案例综合来说,男性患者较多,除了确实食用到有毒的野生菌之外,还有一个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同食的食物搭配不当出现中毒现象,此外,野生菌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有些市民并不是将野生菌煮熟炒透,而是烧烤,这种方式较易中毒。

表现:中毒的几种常见形式

怎样判断野生菌是否中毒,有哪些表现?记者从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餐饮安全监管科了解到,野生菌中毒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1.急性肝损害型:此型中毒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假愈期,1—2天后中毒症状消失,进入所谓的“假性痊愈期”。1—3天后,病情又突然恶化,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或症状,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如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达90%以上。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致命鹅膏(白蘑菇、白罗伞)、黄盖鹅膏(黄蘑菇)、灰花纹鹅膏、亚毒环柄菇。

2.急性肾衰竭型:急性肾衰竭型中毒主要由鹅膏菌属中的有毒种类引起,中毒特征表现为误食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拟卵盖鹅膏、欧式鹅膏。

3.横纹肌溶解型:横纹肌溶解型中毒由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引起。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6-12小时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中毒严重者12小时即出现死亡。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亚稀褶红菇。

4.胃肠炎型:引起胃肠道刺激和炎症的菌子很多,主要有网孢牛肝菌属、青褶伞属、鬼笔属、鳞伞属、枝瑚菌属、红菇属等。在我省菌中毒病人中此型最为多见。潜伏期为10分钟至6小时,发病快。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或腹绞痛,腹泻水样便。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网孢牛肝菌、青褶伞、苦味粉孢牛肝菌、毡盖美牛肝菌、粉末牛肝菌、有毒新牛肝菌。

5.神经精神型:神经精神型中毒由含有神经毒性、癫痫性神经毒性、致幻性神经毒性的毒菌引起,已知的约有60余种。一般进食后10分钟—2小时除呕吐和腹泻等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多汗或大汗、唾液增多流口水、流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表现。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视、哭闹无常、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小豹斑鹅膏(俗名 满天星)、红葱、中华红牛肝菌、华美新牛肝菌、白葱、斑褶菇。

6.溶血型:赭鹿花菌等生食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型中毒。误食后症状出现快,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症状。不久,溶血的发展导致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以及贫血。溶血会导致包括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赭鹿花菌(俗名 赭马鞍菌)

7.光敏皮炎型:此型中毒主要由叶状耳盘菌等引起。误食中毒后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小时发病,一般在1-2天内发病。表现为“日晒伤”样红、肿、热、刺痒、灼痛。严重者皮肤出现颗粒状斑点,针刺般疼痛,发痒难忍,发病过程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日光下会加重。一般4-5天后好转,有的病程4-15天。

监管部门:安全食用须知事项

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餐饮安全监管科马副科长告诉记者,当前,野生菌大量上市,为有效遏制、防范食用野生菌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发布了关于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严禁学校食堂、各类单位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同时,餐饮服务单位严把野生菌的采购关,严格加工,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公众要谨慎采购食用野生菌,不随意采食、购买当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毒性、已霉烂的野生菌菌类。

监管科特别提醒,市民加工烹饪野生菌时要烧熟煮透,不要凉拌生吃,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酒精可以促进毒素的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重中毒症状,因而吃菌时最好别饮酒。 食用野生菌10分钟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首先可以采取催吐的办法进行自救,随后应立即就医。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到达医院之前家属可用催吐法提前处理,但应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

新闻链接

野生菌又称蘑菇、蕈,是一类大型真菌,生长在树丛或草丛中,按照能否食用,可分为食用菌和毒菌。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1000种,云南有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野生菌通常分为有毒和无毒,也就是人们眼中的能吃和不能吃。先让我们认识一下常见的无毒野生菌:牛肝菌、青头菌、灰肉红菇、蚁巢伞(鸡枞)、干巴菌、奶浆菌、鸡油菌、松露、冬虫夏草、松茸。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菌种类达400多种,云南省有200余种。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毒菌大致分为:剧毒、有毒两大类,剧毒菌种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中毒;有毒菌种可造成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类型中毒。

曲靖日报记者  黄冬芹  文/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