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为了明天的太阳》——我写作生涯中最温暖的文字    文/邓真江   图/胡芳
富源文联zsqjwyfy@163.com 2019-06-21 22:27:29



前一段时间,我经常会梦见山村、土地、高山、河谷、绿林等风景。6月10日晚,又梦见“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的情形。11日下午,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他说他是柿花坪的老孙孙士文,25年前认识了我和其他几位到柿花坪采风的老朋友。老孙说,想预约一下,希望见一见我,希望我给他提供一份当时写他办学的文章资料。此外,还想和当年到他家采风的几位老朋友一起叙叙旧事、聊聊家常……

在电话里听了老孙的一番自我介绍后,让我想起25年前到柿花坪采风的情景。那是1994年5月,我第二次参与县文联采风活动,返回后写了一篇有关十八连山镇(当时叫雨汪乡)细冲村委会柿花坪村农民孙士文自己聘请老师在自家屋里办学事迹的纪实报道文章。该文从邮电所寄到《曲靖报》编辑部(今《曲靖日报》的前身)后,居然在6月28日的报纸副刊上发表出来。还让我想不到的是此文又荣获由《曲靖报》报刊社主办、曲靖公路管理总段协办的“潮涌滇东纪实文学有奖征文”优秀奖(见《曲靖报》1994年7月28日第四版)。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二十五年前写的这一篇短文——《为了明天的太阳》,虽然只有785个字,竟然成为我写作生涯中最温暖的文字。老孙要感谢我,其实我更要感谢至今尚未谋面的编辑刘坚咏老师。是他的首肯让文章发表出来,才有了今天的一串串故事。当年的文章发表,不仅有稿费,还获得了30元奖励。这对我后来一直坚守写作产生了莫大的动力。

柿花坪村因地处十八连山腹地黑牛山下,交通极为不便。当时还没有通村公路,出入村庄依靠的仍然是几百年来祖祖辈辈行走的山间小路。我记忆中的柿花坪村,完全是农耕时代的生活情景,除了高山峡谷间的原生态丛林、村庄和一片又一片的红土地之外,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影子。村里的水、电、路“三不通”,没有任何电器,包括使用电池的手电筒,村里人甚至连蜡烛都没有见过。村里人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外来的客人,他们的生活完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传奇色彩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

6月15日晚上,我再次梦见山里环境优美的乡村小学情景。两栋小洋房,其间一块操场,一侧为厕所。16日下午,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我与老任、老钱等几位当初到柿花坪采风的老友如约相聚于老田家山庄。初见老孙,他的精气神他的个性依然未变,他当年办学的精神依旧未变,虽然如今已经是65岁了,风采依旧。述怀畅叙旧事的过程中,我们顿感日月如梭,光阴似电。25年弹指一挥间,从前相聚柿花坪村,今日再聚老田家山庄。激情飞扬不禁而生感恩昨天之缘,才有今日乐叙之情。

1994年5月至2019年6月,经历25年的时光岁月的磨砺,老孙如今已经是65岁的老头了,我也由30岁变成即将退休的“老同志”。老孙说:“今天我最想说的话是,我要感谢你,当年你的报道在报纸上发表出来后影响很大。有关部门给村里爱心捐款建盖了第一栋楼,后来县里政府的领导特别关注柿花坪村,又给村里的小学校建盖了第二栋楼。学校一直办到前年才合并到村完小。今天的柿花坪已经有了大变化,入村的公路已经通了好多年,虽然还是土路,但比过去好多了,越野车可以开到我家门口了……”。

任文老师又补充说,当年从柿花坪返回后,县城里中安小学校的师生纷纷捐书捐书包,他们又将这些东西送到柿花坪村。至今依然还记得,刚到柿花坪村的时候,见到村里的情景十分感动人。尤其是见到一群孩子在简易教室里上课的情况,没有规范的课桌,甚至连黑板都是用墨汁在墙上涂抹出来的。但孩子们的学习很努力……听了孙士文的介绍后,他将所带着的一卷胶卷都为村里人照相了,还特意给每一家都拍了“全家福”。他还将带着备用的一包蜡烛也全部分给了村里人。

同行的文友钱德华说,那次在柿花坪的印象,最难忘的就是当我们刚到村里时,村民给我们留下的淳朴印象。还有就是去岩羊沟峡谷囤箩底看猴子,返回来时又饥又渴的情景。每个人都放开肚子吃了好多的荞粑粑、洋芋和煮鸡蛋。

柿花坪村的人们,过去天天与土地打交道,他们天天与生养自己的这一方山水为伴。老孙说,除了他和不多的几个村民到过乡镇的街上外,多数人都还没有走出过村外。直至今天,也还有好多村民没有到过县城。但柿花坪村要感谢你们当初的支持,自从创办了那所小学后,我家的几个娃娃有了读书求学的机会,有好几个都大学毕业了。其他家的几个娃娃也有好几个大学毕业了。柿花坪永远忘不了你们那一次的到来……

听了老孙的讲述,我们也很感动。我想借用一个网友的名言表达我的心情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在珍惜自己的同时,善待好他人,人生的明天才会更美好。是的,“相互关系是我们在人世间获得的最佳礼物”。正如我的过去和今天,因为拥有了种种的彼此关联,才拥有今天的故事和文章。


附录《为了明天的太阳》一文如下:

      为了明天的太阳

            ——农民孙士文办学印象记

                         邓真江

 

五月的一天,笔者随富源县“文联”采风队来到柿花坪,目睹了农民孙士文创办私立学校的情形。

小小的柿花坪村,地处富源县雨汪乡十八连山腹地,仅仅十来户人家。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加之距离村公所细冲小学有十多里之遥,这对于适龄入学儿童来说,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当地干部群众为这些孩子不能读书求学心急如焚,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因各种条件限制,又难以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于是,孙士文这位有胆识的农民,主动让出自家房屋,并发动群众自己掏钱聘请教师办学。虽然条件相当艰苦,教学设施极为简陋,但却解决了一群山里孩子求学无着落的困难。

去年九月,这所“私立”小学正式开学了。全村的适龄入学儿童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了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内容,初步懂得了汉语拼音知识,认识了许多简单汉字,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知识。从教学质量来看,与一般普通的小学相比较,并不显得逊色。

谈到今后的希望,孙士文说:“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上级部门能够派一名老师来,一是能够适当减轻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工资负担,二是可以安定孩子和家长的心。”这个愿望不高,根据当地实际和村民们办学的热情,理应引起社会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在柿花坪村,我们听说孙士文让房办学和群众集资办教育的事迹,当我们亲自目睹一群儿童坐在一间光线暗淡的屋内专心读书的情景时,激动之情充溢每个人的心间。

说及办学目的,孙士文这位四十开外的农村人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用纯朴的语言将本文中所述及的一切真诚地向我们道了出来。最后,他归结为一句话:“我们虽然处于偏僻的山区,交通落后,但思想和愿望不能落后,为了让孩子多少能够识上几个字,困难再多也要办学。”

我们一行在柿花坪村小住了两天两夜,受到孙士文一家和村民的热情款待。临别,孙士文送我们走出村外几里地才返回,望着他结实的背影,我们仿佛又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我们心想:这就是山村的希望所在。(选自《曲靖报》1994年6月28日第四版)



【作者简介】

邓真江,笔名天壹、子清。父亲是云南富源人,母亲是贵州盘县人。1960年代出生于云南富源县,现为云南某中学教师、云南省作协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业余潜心耕读不辍,附庸风雅。多年来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新闻和纪实写真等文字作品刊载于省内外各种媒体。我的写作观:几番磨炼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道法自然,大道至简。宇宙一太极,天地一太极。万物一太极,人生一太极。一花一太极,一叶一太极。一天一太极,一年一太极。一诗一文一太极,无处不太极。心怀感恩,修身养性。惜缘惜物惜福,修身修心修性。悟静悟动悟太极,悟得悟失悟人生。用语言精雕细刻,以文字铸造精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