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牛尾巴山药真“牛”
曲靖日报 2019-05-17 10:01:37

近年来,富源县在十八连山、老厂等6个乡镇不断加大牛尾巴山药的种植推广力度,已形成科学化种植、集约化发展、精深化加工、网络化营销的全新模式,其系列产品已走出富源,走向昆明甚至浙江、上海等大市场,牛尾巴山药产业不仅成为1200余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还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牛尾巴山药丰收了。

专业合作社成脱贫主攻手

“富源县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揭牌,特别是冷库的建成,对富源县山药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富源县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佩说,合作社先后投资几十万元资金在山地间修起了简易机耕道,辐射了村里几百亩山地,一些山药种植户买来了农用车、三轮车,开始了科技种植。

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32户,建起了山药种苗基地300亩、示范基地1000亩。2015年带动农户种植500亩,并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016年由合作社投资200万元采取标准化、规模化、产品化示范带动十八连山镇卡锡、德厚、华毕、细冲,后所镇迤后所、老牛场和竹园镇新街农户种植山药2000余亩,建档立卡户种植山药1000余亩。2018年在全县范围内带动农户种植山药4000余亩,其中1200余户贫困群众种植山药2000余亩。牛尾巴山药已成全县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之一,并逐步成为打赢全县脱贫摘帽的主攻手。

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块

种山药是一门技术活,十八连山镇党委政府和专业合作社从昆明先后请了6名专家讲课,他们还到地里手把手教农户种植。

在十八连山镇党委政府助推下,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云南农业大学、宇富农业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构建产业化技术体系与推广,逐步形成“科研机构+合作社+村委会+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每销售一公斤山药,将提取0.3元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最终形成良性发展路子。

山药成群众“脱贫良药”

山药全身都是宝,不仅埋在土里面的山药根茎值钱,而且山药藤上结出的山药果也值钱。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按照每公斤8元的订单收购山药外,还按照每公斤8元对农户采收来的山药果进行收购。

“自己家里面种了2亩山药,在山药收购时期,每天早上8点30分到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山药大小分类、山药果挑炼,下午5点多钟下班,一天收入80多元,一个月可以挣得2000多元,晚上回家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正在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务工的贫困群众陈小瑶高兴地说。

仅2018年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收购山药800余吨,就地就近吸收130余人到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务工创收。

铸精品牌远销省内外

发展产业是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子,做好与市场对接,才能真正把好的产业做大做强。小小山药带动了一大片农户实现增收,凭借的正是与市场的精准对接。

“自己在外打拼多年,对生产销售都较为熟悉,看到家乡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自己就想,在外也是种,回家乡种还能带动家乡人致富,于是回乡试种,没想到富源大部分气候、土壤都比较适合种植山药,品质好,销路也好,于是开始推广种植。”陈佩说,“这三五年下来,家乡的村民们都有了很不错的收入,但要持续把山药种好,种出精品,就要有好的市场前景,谷子地合作社主要进行山药收购、包装、销售,也做山药面条、山药米线。2018年把冷冻库建起来,将部分山药做成速冻山药,就是要解决老百姓怕以后山药种多了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让建档立卡户放心种,我们合作社能帮他们卖个好价钱,让他们有个好收益。”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曹振华 文/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