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米巴杯】芳草地丨如初
掌上曲靖 2021-01-12 15:53:02

女儿雪的出生让静心生欢喜,今生,只为寻她而来。终于等到她,静开始“静下来”,在陪伴雪成长的过程,就像给自己重新补过童年。在与雪朝夕相处间,静学会自我疗愈,对自己的过去有所释怀,对未来也有所期许。

如今,静已习惯每天晚上讲故事哄雪入睡,尽其所能给予她更多的母爱,总想把自己缺失的补偿给她。雪最喜欢听“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静就绞尽脑汁,发挥丰富的想象,编造各种“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故事给她听,就像做着不同口味的饭菜来满足女儿的味蕾。

每每看到女儿听着故事酣然入睡时的甜美脸庞,静倍感欣慰,如同梦里的雪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千山万水,清澈的眸子里满是对未知世界的探寻。

这让静也仿佛找回了当年的自己。踏上回忆的列车,从那本启蒙并影响她一生的字典忆起,任铿锵的脚步带着执着的初心,徜徉在那片无法安静且充满激情的芳草地,追寻心中那匹热情奔放的“白马王子”。

静的童年是在没有“白马王子”的故事中长大。

小时候,家里有本厚厚的表皮被磨得发亮的字典,静看到奶奶生火时总会从这个本子上撕扯几页,用火柴点燃,再塞进灶膛,引爆一堆柴火,“都是这些废纸惹的祸!”奶奶这句不知念了多少遍的“经”,伴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化作一缕缕青烟随风飘逝。每次奶奶撕纸发出的“刺拉”声,都令静幼小的心灵为之一颤。

带着对这份莫名的感应,静把这本破旧字典悄悄收藏起来。一有空,就躲在草垛里偷偷翻阅,仰望星空,字典里那些神秘的汉字宛若星辰,给静无限遐想。

不久,被父亲发现。静从来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这不就是本字典,给是可以当饭吃?你公公(方言,意为“爷爷”)原来就是一天到晚翻翻翻,农活都不会干,让一家吃不饱穿不暖。读这些书有什么用,赶紧拿到灶上烧掉。”父亲越生气,静就越舍不得烧毁,越发想让它“有用”起来。

原来,静的爷爷喜好看书写字,这本字典就是爷爷生前的“宝”。后来爷爷因病去世,那时父亲也就只有女儿现在这么大。睹物思人,难怪奶奶和父亲对这本字典如此反感,也难怪父亲宁愿做着挥汗如流的苦活,也不愿意走出爷爷那辈“读书无用”的阴影里。

现在,全家只有静把这本字典当“传家宝”,她想走出阴影,想以“读书有用”的方式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想尽心尽力过好这短暂而鲜活的一生。

“给她取名静,她偏就生反了!怕是被人抱错了!”对于静的偏执,母亲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为此,静也常常怀疑自己是否是父母“亲生”的。

记得7岁那年,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已上学,静都这么大了,却没人关心她上学的事。每每看到小伙伴们相约上学时欢快的嬉闹声和脚步声,静怅然若失,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

父母看出静的心思,故意把静送到外婆家“玩”。静看到表哥表姐们天一亮就去上学,只剩她呆坐在屋里,心里更加空落落的,读书的欲望更加的强烈。

静跟外婆道“苦水”,请求“外援”。外婆直摇摇头,因为小时候没给静的妈妈读书,只给舅舅读,所以,现在外婆也说不上什么。何况,外婆也是“老脑筋”,“女人家只要嫁个好人家,穿衣吃饭不用愁”就行啦。

舅舅呢,只能顾及自己的子女,他抱着给子女到学校混混日子,免得在家闹心的想法把表妹送到学校里。

完了!该怎么办?快要崩溃的静四处求助无果,决定自我救赎。

这一天,令静刻骨铭心。半夜听到几声鸡叫,她便掀开被窝,想趁小伙伴们还没起床,跑去看看日思梦想的学校长什么样?还有没有机会上学?

时至新春二月,春寒料峭,静悄无声息走出家门。长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冒险,却没有丝毫的恐惧和动摇,一口气跑到一公里外的小学校门口。此时,校门还在紧闭,静踮起脚尖,拉着冰冷的门锁,透过门缝,第一次看到比家大许多,比村里任何一家的房子都好许多的学校。这时,校园里灯亮了,接着晨起的广播声响彻云霄,令静激动得热泪盈眶。自此,她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此情此景便历历在目。

有人正朝大门走来,静急忙躲闪到门旮旯里。这人看上去比父亲老很多,像爷爷辈。他熟练地打开门锁,使劲地推开大门,无处闪躲的静怯生生地低着头。他走过来慈爱地抚摸着静直冒冷汗的头发,“小姑娘,怎么来得这么早?几年级啦?”静全身不由瑟瑟发抖,不知是吓的,还是冷的。

令静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把披在自己身上的大衣“刷”地脱下来,弯下腰披到静的身上,让静暖到心窝子里。

可静一句话也不敢说,他又耐心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见静还是不做声,又问静的父母叫什么名字,静更因为确实不知道父母的名字紧张得不知所措,把拳头攥得更紧,生怕一松手,便会说错话。

踌躇间,他伸出温暖的大手一把揽住静稚嫩的肩膀,右手拢起穿在静身上快要拖地的外套,一路躬行,把静带进明亮温馨的值班室。他让静烤着火,然后就出去了。

值班室里贴着两幅笔画和拼音字母图,令静兴奋不已。她迫不及待把兜里那本捂得发热的破损字典掏出来,所幸前半部分没被撕毁。她认真仔细地对照贴图上的笔画和字母,拼命睁大双眼一一辨认,尽管当时根本读不来音,写不来字,但这意外的收获让静如获至宝,仿佛来到一个对的,充满希望而美好的世界。

   “小姑娘爱学习嘛,你在哪个班,我跟你们老师夸夸你!”静被这位老师进门时,突然的讲话声吓了一跳,又羞愧又兴奋,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微微一笑,迅速收起字典,一溜烟就跑出校门。

这时,东方刚刚发白,群星开始隐没,寒风呼啸着钻进静的衣袖,可她全然不觉,内心温暖而坚定。此时的静像攒足了能量,一口气跑到家,便急忙拿起钩担,挑起水桶,就去村边那口水井挑水回来做饭。

静一挑又一挑的把家里能盛水的容器都找来装满,她像有使不完的劲,又像要去远行,也像是跟过去做个告别。然后认认真真、干干净净打扫院落,她想把身上所有的不快、无助和委屈统统扫除。

父亲像以往一样,抱起老烟筒蹲在石坎子上抽着旱烟。只见从烟筒嘴里“咕咚咕咚”冒出的烟雾在院子里打转,像父亲看着静的举动说不出的郁闷。

母亲盯着手里的破衣服缝缝补补,眼都不抬地安排着一天要干的活,心想要是静天天这么“辣操”(方言,意为勤快)就好了!

静抓住时机提出要上学的想法,她发誓,只要给她读书,她可以天天像这么“辣操”,不给父母增添负担,放学回来照例做饭,把去上课时落下的家务活补上。

静的母亲一向“重男轻女”,生怕丈夫吱声同意,也清楚静的“牛”脾气。就故意边抱怨丈夫,边给静上“紧箍咒”,“什么样的根出什么样的苗,一个女娃娃,不好好在家里学点针线活,练点真本事,总想着往外面跑……老辈子古话说的好,‘养官不如嫁官’,你看某某某,人家不读书,现在嫁给某,闲得细皮嫩肉,带着她爹妈游山玩水……我不读一天书给是不要活,只是没有那个命嫁个当官的……你以为书是好读的,俗话说‘书难读屎难吃’,你看某某某,她妈打着都不去;某某某,读几天就被老师撵回来……‘丑话’说在前,你倒愿意吃那个苦,我们也不拦着你……你非要尝尝‘小锅子是铁做的’,就照着你说的做。做不好就别读了……”

这番话,令静刻骨铭心,也令她叛逆至今。尽管,现实生活中,静的母亲不会像“恶毒的王后”给她毒苹果吃。但如果不能读书,像父母这样日复一日辛苦劳作,还愁吃愁穿,跟吃毒苹果有什么两样。

今天,好歹母亲松口了。虽然全家没有一丝丝想要改变的念想,只想考验静能不能做到“边读书边做家务,不给家里添负担”的承诺,才勉强同意她去学校“吃苦受累”。

求学路上,静如愿再见到那位给她温暖的老师——陈校长。静“唯心”地把陈校长当作“爷爷”的化身,勉励自己珍惜与智者对话的机会,虽然那时已没机会像女儿这样,有人给她讲故事,有人送她上学,有人牵挂她冷暖。寒窗苦读,任劳任怨,只为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改写人生。

或许,每个女孩都喜欢浪漫,喜欢童话般的生活,期待公主与王子的奇遇,但像静这样的“灰姑娘”,是没有任何肩膀可靠,能读上书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了!好不容易走进大学,看着校友们“你情我侬”的谈恋爱,静羡慕嫉妒,却不敢越雷池一步。一路走来,她从不敢想象,有一天,会有一位风度翩翩的“王子”,骑着“白马”,从远方而来,载着自己回到大气恢宏的城堡里,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诚然,静没有“白雪公主”的高贵身份,也没有修炼“白里透红”、美丽优雅的成长环境;既没能嫁个“当官”的人为娘家争光,也无法做到整天为公婆烧火做饭,举案齐眉,百依百顺,让夫家满意。步入社会,谈婚论嫁,现实就像一把把枷锁,一盆盆凉水,把幸福禁锢成坚强的绝望,绝望到透心凉,静开始反思自己成长的缺失。

当美好的年华一去不复回,读着席慕蓉的诗句,“青春是本太过仓促的书,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已启程”,静饱含热泪,一读再读,感同身受。回望那个开启人生的清晨,才读懂命运早已将“她”装订在没有“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故事里,那颗想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已从那个朦胧的清晨就种下了!多年来历经风霜,扎根心田,不断滋养着丰盈的灵魂。

生而为人,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如果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白马王子”,那静心目中的“王子”就一定是那颗种子了!如果说每个人心里都一直住着一个“白雪公主”,那静的“公主”不仅是女儿的到来,更是那双有梦的翅膀,在那些不曾起舞的日子里,在那颗历经裂变和成长之痛的种子里,是知识的力量、文字的魅力陪伴静熬过无数个没有星光和看不到曙光的暗夜。

如今,走进书海,唯有书香能使静那颗不甘的心沉静下来;唯有文字能安抚那受过伤的心弦,奏出生命的交响;也唯有女儿,给她活着的力量。在给女儿讲故事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她听。静慢慢释怀,她坚持写作,坚持种草,将经历蝶化为创作的泉涌,在心中那片充满诗和远方的芳草地上展翅起舞,只为不再辜负这热烈的生命。

在这片芳草地上,静可以对心中的“白马王子”肆意表白,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幻化为无数个“白马王子”,让心中的“白马王子”活灵活现,任意驰骋,腾云驾雾,落蹄生辉。当“王子”遇上阳光,当阳光辉映月色,发霉的心思也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下,四十不惑,中年恐慌,但也正是这种危机,才促使静遵从内心,像小时候独自闯入学校那样,勇敢走进文学丛林,希望在文学的滋养培育下,在文炉的锻造淬炼下,每天进步一点点,做自己的“白雪公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从故事中汲取养分,在物欲横流中坚守初心,向阳而生,扬起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风帆,让自己和女儿自信而快乐地成长,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更美的“白雪公主”!到那个时候,心中的“白马王子”自会寻芳而来!

余生,在这块芳草地上,将用心耕耘,用心生活,让心静如水,让岁月沉香,这便是静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渴望的健康生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