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作出这样一项关乎广大青少年学生切身利益的决策,需要审慎的态度、科学的论证和广泛的参与,一年的时间并不算太长。
方案制定着眼于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体育美育课程标准,注重发挥考试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配齐配强音体美师资队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方案形成后,先后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全国学校体育知名专家,从项目设置、评分标准、考试形式、分值分布、考试频次、竞赛展演赋分等六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充分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在方案起草工作过程中,省教育厅始终坚持广泛调研、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起草工作组先后到江苏、重庆、贵州等省市和省内部分州市、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研讨会10余次。三个方案初稿形成后,分别征求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1家成员单位意见,先后4次征求16个州市政府、教育体育局、基层学校和部分高校意见,多次进行修改完善。
同时,严格按照重大决策程序要求,同步开展方案论证工作。从2019年10月开始,先后组织召开论证会议40多次。其中:省政府分管领导组织专题会论证就有10余次,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全国学校体育知名专家参与论证6次。
今年10月28日,又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新闻媒体代表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充分吸纳。
在测试项目设定上,从是否符合学生生理发育规律、是否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是否符合云南实际、是否有利于避免个体差异、是否受场地器材影响等5个方面,反复酝酿、对比分析、遴选确定,除确定必测项目外,其他项目之间都具有互补性和可替代性,供学生选择。
在项目赋分上,有国家标准的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我们综合考虑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校际差异、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遴选了10个试点学校开展专项技能评分标准测定,采集基础数据,反复分析研究后,才形成了现在的评分标准。
3个方案由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完成合法性审查,经省委教育工委会议、省教育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才正式印发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