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陈艳娟:把小粑粑打造成 一张美食名片
珠江源晚刊 2020-04-03 11:14:13

20世纪90年代前,曲靖很多地方订婚、结婚都有送小粑粑的习俗,由于西式糕饼的兴起和迅速传播,小粑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时隔三十年,出生在沾益、吃着小粑粑长大的陈艳娟,非常怀念儿时的味道,她苦苦追寻,遇见恩师,终于做成了自己日思夜想代表团圆、甜蜜、美好的小粑粑。

拜师学艺

曲靖文火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艳娟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小时候,她最喜欢吃的点心就是小粑粑,那甜甜的味道、酥软的口感成为她最美好的童年记忆。90年代定亲结婚时,她先生带着迎亲队挑来好几篓几百个小粑粑,那幸福美好的感觉一直萦绕在陈艳娟心头。

后来受西式糕饼的冲击,曲靖本土特色小粑粑渐渐淡出市场,再也没人做没人卖了。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陈艳娟一直在沾益农村寻找曾经会做小粑粑的老人,想请他们再做一次小粑粑,她说:“特别想尝一尝,看是不是儿时的味道。”

向师父“取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的打探和寻找,2014年4月,陈艳娟得知沾益县原副食品厂厂长何家云是“民国”时期“尹香斋”尹绍敏师傅的关门弟子,也是有记载的正宗曲靖小粑粑的第三代传人,并且当年何家云才67岁,正值能发挥余热的年纪。

打听到何家云的住处后,陈艳娟和先生立即前往。陈艳娟表明来意,但何家云却不太热心,他一直强调做小粑粑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需要很多器具,不值得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离开何家云家,陈艳娟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她专门腾出一个房间,重新装修打扫,添置了和面机、烤箱、案板、端盘等器具,一周后,一切安排妥当,陈艳娟又一次和先生登门拜访何家云,为老两口送去两套新衣服。

在那个专门设置的糕饼房,何家云看到陈设布置后,被深深打动了,他对陈艳娟说:“侄女啊,你太有心了,你都准备好了,那我就做些小粑粑给你尝尝。”

说干就干,何家云做馅、和面、烘烤,一气呵成,一次就成功,做出了很多色泽金黄的小粑粑。陈艳娟尝了尝,眼睛放光,高兴地大喊:“就是这个味,就是小时候的味道。”陈艳娟把小粑粑送给周围的邻居朋友,大家吃了都说好。

自此,陈艳娟正式拜师学艺,她对师父何家云说:“我一定认真学习,把这门手艺学好学精,把我们曲靖的小粑粑传承下去。”

和面。

在陈艳娟和何家云的共同努力下,陈艳娟正式开设了生产小粑粑的厂房,并获得食品QS认证,生产出的小粑粑供不应求,很多顾客吃过后都上门找着买。

寻根溯源

为了能让更多人认识曲靖小粑粑、记住曲靖小粑粑,陈艳娟和丈夫一次又一次到农村,专门寻找上年纪的老人讲故事,想要理清小粑粑的历史,让佳话伴随美食长久流传。

经过梳理,曲靖小粑粑的历史故事越来越清晰。陈艳娟介绍说,曲靖小粑粑是有历史渊源的,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为了解决将士吃饭问题,诸葛亮让厨师对不易保存且味道单一的馒头进行改良,经多次试制,厨师将熬制稀饭用的豆料加油加糖炒制成馅,用面料包馅后压成饼状,再用火烤制,这样制作出的面点既好吃又能长时间保存,运送携带方便,很受将士欢迎。后来这个面饼被大家称为小粑粑,逐步传向民间。

工人们正在制作小粑粑。

茶马古道的商人们将小粑粑作为干粮带在路上,其中有一个商人在沿途村寨借住时,看上了主人家的姑娘,他就将小粑粑、糖、茶留给对方。商人返回时,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提亲,将姑娘带回了家乡,收获了爱情和幸福。从此,其他人也效仿商人,将小粑粑源源不断地带出去,也将外面的姑娘陆陆续续娶回来,就这样,小粑粑便逐步演变成定情信物。再到后来,就成了定亲必送的聘礼,订婚的时候,男方要按女方家的要求,用竹箩装数百个小粑粑以及红糖、塔盐等聘礼送到女方家,女方则把男方送来的小粑粑分送到亲朋好友家中。

陈艳娟说:“我先生就是挑着小粑粑来跟我定亲的,我父母把小粑粑送给亲朋好友,就代表我已经许配了人家,小粑粑既是定情信物,又是请柬,收到小粑粑就表示要参加婚宴。小粑粑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寓意很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幸福。”

传承发扬

曲靖小粑粑是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师父何家云对小粑粑的原材料、制作工艺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陈艳娟及员工必须按照他定的规矩来。在面粉选用上,经过多次试制,最终确定用黑龙江紫牡丹牌面粉;油用的是罗平万兴隆集团的小榨菜子油;五仁、豆沙等各种馅料都经过柴火炒制;火腿必须蒸40分钟后才可以做馅,绝不添加色素、防腐剂,每个小粑粑的馅料和面饼都经过称重,每个小粑粑按照传统100克的标准来制作,直径10厘米、厚2厘米……

每一个小粑粑都要用心制作。

陈艳娟将厂房设置成“透明”的,小粑粑的整个制作过程都能看得见。有了严格把关的生产流程,陈艳娟的古滇文火小粑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评为“爨乡特色伴手礼”“云南省餐饮业推荐美食伴手礼”“第三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最受欢迎滇味伴手礼”“中国昆明官渡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银奖”“2018年第九届云南春季美食节云南十大旅游美食伴手礼”等奖项。

随着岁月变迁,曲靖人对曲靖小粑粑的热情又慢慢回来了,大家都怀念儿时甜美的味道,陈艳娟说:“现在,不管是传统节日、结婚、祝寿,还是走亲访友、孝敬长辈,都能看到小粑粑的身影。对曲靖人来说,小粑粑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道留存在心中的文化符号。我会遵循师父对我的教导,严把质量关,争取把曲靖小粑粑打造成珠江源头一张具有传统历史文化的美食名片。”

曲靖日报记者 唐敏 文/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