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古敢水族乡:特色农业花开满枝
掌上曲靖 2020-03-23 11:22:45

初春三月,踏着春的步伐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曲靖市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天气湿热,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的特色农业发展花开满枝。

竹笋出村寨“走俏市场”

人们常说雨后春笋。古敢的春笋在第一场春雨后冒出头来,善于精耕细作的水乡人对竹子的照顾也很细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春笋上市,他们都能卖出大量春笋,用春笋制作出的“酸笋”甚至卖到了东部沿海,成了大城市人们餐桌上的特色美食。

“十多年前,村里集中种下了几十亩毛竹、麻竹,几年后竹林里就开始长出竹笋,到了出笋的季节,大家都开始挖竹笋、做酸笋,依靠竹笋,大家每年都能增收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都章村68岁的老党员郎一毕算了算竹笋收入帐后说道。

“我家在小河边有五六亩毛竹,每到春雨季节,就开始挖笋了,拿到市场上每斤能卖到3元,每年都能收入几千元。”刚从竹林里挖了60多斤笋回来的毛显兰对我们说。

据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沥清介绍:“全乡共有700多农户种植了2200亩竹林,产值达1500余万元。清明前后竹笋全面上市,外地商户赶到村里收购,每逢古敢、黄泥河、贵州威舍等乡镇赶集日,市场上出售的竹笋绝大多数都产自古敢各村寨。”

在市场上,古敢产出的竹笋很受大家欢迎,已经有了打造特色品牌的基础。

“已经着手引入食品加工企业,通过走集中加工、统一销售,卖深加工产品的路子,进一步提高竹笋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竹笋特色产业,让增益成效惠及水乡千家万户。”王沥清说。

西瓜批发圆了“致富梦”

走进古敢,除了成片的竹林,种植西瓜的大棚也格外显眼。

去年赚了钱,今年种了40亩西瓜的沙营村民王启年说:“近几年西瓜市场好,村民大都通过种植西瓜赚了钱,今年种植的人家会更多。”

“去年西瓜上市的时候,水果批发商直接到地里来订购,全部卖完赚了40多万元,今年继续种了60亩,希望也会有好的收益。”阿坝村民王八柱说。

在上坝村,全村110户几乎家家都种植了西瓜,去年一年下来,从几千元到上万元,户户都有增收。今年上坝村不仅在本村大面积种了西瓜,地少的村民还到附近村寨租地种植。

“西瓜种植也是技术活,当地种植户结合祖辈传下来的种植经验和乡里农业技术员的指导,把西瓜产业从零散经营变成了集中种植,市场打开了,规模在不断扩大,品牌效应也有了,群众增收路子越走越宽。”王沥清说。

竹荪种植拓宽“增收路”

记得前两年到古敢时,整个坝子都是稻田和油菜籽,而如今的坝子里到处都是顶着草帽、盖着棉被的深色大棚。

据王沥清介绍,由于近年来依靠竹荪产业很多农户赚了钱,跟着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到现在全乡已有37户农户种植了600多亩竹荪。

大清早带着儿子在地里忙碌的村民钟其树告诉记者:“往常每年都是种植水稻和玉米,收入不多,还得依靠务工的收入来维持家庭开支,看着亲戚家去年种植竹荪赚了几万元,今年自己也试种了6亩,希望能有好的收益。”

“去年在自家地里试种了5亩竹荪,收入还可以,今年在信用社借了一些钱,扩大规模种了20亩。”沙营村竹荪种植户牛培坤说。

看着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发展特色农业,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23年的王沥清坦言:“发展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益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正常的生活开支,要增收就只有在依托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创新,走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以特色产品打开市场,树立品牌,群众才能持续增收。”

在离集镇最为偏远的都章村,村民组长何曹友近段时间正忙着为300亩稻田养鱼政府扶持项目的事情东奔西走。

在他看来,项目只要落在都章村,村民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和务工实现增收,300亩稻田能够通上机耕路,养鱼后,一分田有了双份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本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产业基础。

近几年,古敢特色农业发展已从点滴汇聚成江河,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泉动力。

郭燚 陈军 黄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